当前位置: 气门 >> 气门资源 >> 认清阳气阴气,做好健康防护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刚才讲气的问题,夏天天气很热,其实在阴阳学上叫做阴,所以阴气很多。那么我们人的阳气碰到夏天这个气候的阴气,容易烦躁,容易发脾气;这个时候精神容易破坏,使人有煎熬昏厥的感觉。
“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碰到夏天这种情形,眼睛有点蒙住了的样子,耳朵也容易出毛病,像这样的情况,是因为阴气碰到阳气时冲突而发生的。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我想明天起先多注重这一方面,配合心理方面同经脉方面讲。阳气使人容易发脾气,我们俗话讲“气死人”,所以一生气就可能形成气绝,血压高起来了,马上会使人昏倒。
“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疿。”筋骨就松懈了或偏枯。身上也会生痱子。
“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高粱是食物,如果碰到饮食多了,肠胃发生变动,有时候五脏六腑都会中毒。中毒还是饮食来的,脚上也会生疔疮,身体整个虚弱起来了。
“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阳气者,精则养神,柔者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留连肉腠。”这个“大偻”,可以说同现在癌症的道理相同。像这个阳气啊、阴气啊,有很多名称,要详细讲,我还没有准备好,要配合现在流行的西医来讲,那就比较明白。不然讲气啊、气啊!自己搞不清楚在哪里,就很难体会了。
“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俞气”这个俞字是什么意思?就是中文对应的,答应这一句话,我们讲“耶”,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在医书上看到俞穴,是某一个经脉发生问题,与它相对应的穴道。俞这个中文字要注意了,不然我们看针灸的书上常有这个俞穴,俞穴不是阿是穴,而是对应身体内某部脏腑的穴道,故称为俞穴。
“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这些我想不讲了,你们应该可以看得懂。你们不懂的就是关于道家的修养、养生。古代这些你们不知道的,也许我懂一点,贡献给大家。下面翻过来这一页后面这里。
白天阳气夜阴气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拿一天来讲,这个阴阳是白天阳气在外。
“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这是讲一天当中阳气的变化,不是讲气候;是讲我们生理上生命的气,配合天地是一样的原则。太阳一下去就睡觉,太阳还没有上来就起床,这是讲农业社会。什么叫平旦呢?天还没有亮快要亮的时候,这时是生命气的回转,到了中午是阳气最盛,就是太阳当顶的时候。下午太阳向西偏了,气就虚了,是属于阴气的范围了。
“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他说到了晚上就要休息,收敛。所以我们睡觉时自然地会关门窗,关门窗不是为了气,不是为了怕小偷。反正天地都在偷哦!中国有一部道书说“人为万物之盗”,这个宇宙之间通通是土匪强盗在抢,人是偷盗万物。你看吃的米啊、面啊、菜啊,什么都偷来用,现在又偷石油用等等。天地呢?万物之盗,天地也在偷,彼此一大偷,彼此伤害。所以他说,晚上要知道收敛,因为气虚了。如果违反早中晚三时之气,“形乃困薄”,身体就受损了。这是上面这一段的理论。
注意哦!最后要懂得看病治病,先要读这些书,不要觉得好像没有关系,认为是一种空洞的理论。在我是希望你们多注意,这个病理搞清楚了以后,再把医学好了,你一定是个高手;神医都是从病理里头钻出来的。至于下面怎么针灸,怎么看病,那再去研究,那一套是技术了。先把这个病理的哲学研究透,多花一点时间读。明天要改变方法,告诉大家重点,另抽一点东西来讲。
认清阴阳内外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这是讲阴阳的道理,生命也有,身体也有。看不见的是阴,卫外而坚固的那个叫阳,这是个代号。阳是发散的,明亮的。我们身体上这个阴,是含精在内的,千万注意,不是男女性行为出的那个精!我们本身所有的细胞活动的能量,都是精。这个观念要搞清楚。
“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阴如果不能克制阳,胜就是克制,生克的道理;阳太旺盛时,血压就高起来,血管膨胀,有时碰到别的病情就发狂了。
“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阳气克服不了阴气,五脏六腑里面的浊气出不来,我们中文是浊气,身体里头的碳气出不来了,就造成九窍不通,鼻子也不通,或者耳朵听不见等等,都来了。
“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所以大圣人重点在自己修炼,把筋脉阴阳这些搞清楚,筋脉协调,筋骨也就都顺和了。
“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阴阳内外都调和,就不会有邪气进入,如果因为外风客邪一来,自己本身的精气元气抵抗不住,就导致精神疲惫。抽血化验,细胞都发生变化了。这一种情形第一是伤肝,伤就是首先形成的病,不健康了。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譬如这个情形一来,再加上吃多了,我们的气脉神经血管就起了变化,会形成痔疮,肠子容易生病。
“因而大饮则气逆。”喝酒喝多了伤气,因为气逆行得太过度了。
“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如果拼命劳动,勉强用力,那会伤了肾气。“高骨乃坏”,重要的骨节就受伤害了。
调和阴阳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所以阴阳的要点是要调和,不调和等于一年有春天无秋天,或有冬无夏。譬如我们从舌头起连贯于五脏下去的,是属于阴,就是西医所讲的自律神经系统,背脊骨上来督脉中枢神经系统属于阳。有时候手拿不动东西,中风了,自律神经失调了,这是以西医的名称来讲。所以西医要比中医讲得明白。
我们古书这样讲阴啊、阳啊,你们千万注意,学了医给病人不要用这些术语讲,要用普通的话给他讲。我最怕那些学佛学道的有学问的人,常常拿课堂上那些名词跟普通人谈话,岂不是要命吗?学问归自己,讲话要尽量的白。所以用流行的知识讲阴阳道理,就容易使人了解了。
“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密,精神乃治。”这句话“阳强”是精神来了,“不能密”,不能自己保持住,阴气也没有了。阳极阴生,阴极阳生,道家的道理也就是医学的道理,《内经》的道理。男性在《易经》阴阳道理中代表阳,女人属于阴。过去譬如找人算命,算命先生问你乾命还是坤命,男人是乾卦,女人是坤卦。或者问你阳命或是阴命,这是普通男女代表。
可是以道家的道理、医学的道理来讲,男人是阳吗?男人都是阴,只有一点是至阳之精。女人是阴吗?女人都是阳,只有一点是至阴之精,这叫做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这个道理。这两句话看是古代相传,但是学道要知道,学医也要知道;不过现在要科学求证,这就要科学家们想办法了。也就是说,用最新的科技来做测验,或者用量子力学、真空力学来讲这个道理,阳里头有至阴,阴里头有至阳。重点在中间那一点,所以说“阴平阳密,精神乃治”。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阳分开了不能调和,我们生命的真气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