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气门 >> 气门市场 >> 白衣天使逆风绽放记第48届南丁格尔奖
白衣天使逆风绽放——记第48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长脱亚莉
脱亚莉(左一)与其他两位获得第48届南丁格尔奖的中国护理工作者合影。图片来自网络
9月2日,中国红十字会公布第48届南丁格尔奖中国获奖人员,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长脱亚莉获得这一奖项。南丁格尔奖作为国际荣誉,被誉为护理界的“诺贝尔奖”,目前中国有83人、甘肃仅有3人获此殊荣。
脱亚莉(左一)与其他两位获得第48届南丁格尔奖的中国护理工作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前合影。
一袭白衣,救死扶伤,燃起生命之火。脱亚莉就是这样的白衣天使。工作26年来,她先后在医院小儿科、神经外科和泌尿科、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工作,始终用关爱、汗水、温情和真情救死扶伤、服务人民,擎起爱的火炬。
脱亚莉(中)与甘肃卫健系统同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前合影留念。
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连续工作53天,参与救治患者人,用实际行动为“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做了最生动的注解。年9月,脱亚莉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从武汉返回甘肃前一天,脱亚莉(左二)与援鄂战友合影留念。
是病人的守护者,却是女儿的“缺席者”
年,刚入职时,脱亚莉在儿科上班。“在儿科最难的是扎头皮针。”脱亚莉说,那时候没有留置针,全部使用钢针,而且小孩一动就容易漏针,又要重新扎。为了练好扎针,脱亚莉回家后用父亲修理自行车用的“气门芯”练习,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最终熟练掌握了扎针技能,这也为她以后的护理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脱亚莉(中)检查病人护理设备使用情况。
后来,脱亚莉被调至神经外科和泌尿科。这个科室多是危重急诊患者,是医院最忙的科室,那时候她很少按时下班。脱亚莉说,当时只要听见救护车的声音,就知道一定是科室来病人了,她们都会备好抢救物品,随时准备给予病人及时救治。
有一次脱亚莉上夜班,约莫凌晨1时许,医院紧急接到一个受伤特别严重的病人,全身是血,只能看见眼睛在动。脱亚莉赶紧测量生命体征,血压很低,脉搏细速,她赶快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液。
脱亚莉给病人做护理。
纱布、缝合包、消毒液、急救药品……脱亚莉迅速准备好了一切,与大夫一起为病人缝合止血。缝合时,她和大夫都保持着90度的弯腰姿势,脸上的汗水不停地流,一直忙到早上8时多。“情况紧急,我们一直坚持到缝合完毕,最后几乎都直不起腰了。”脱亚莉回忆,当时只能用双手用力地按着腰,一步拖一步向前走。
新生儿科成立的时候,因为有儿科工作经验,脱亚莉就成了新生儿科第一批“元老”。因为科室刚刚成立,加上特殊的工作性质,加班加点、早出晚归成为常态。
脱亚莉(左)和医生讨论病例。
有一次,下午刚下班时,接到一个一氧化碳中毒的患儿,需要做高压氧治疗,一次高压氧治疗需要2个多小时,脱亚莉给患儿做完治疗后匆匆赶回家,看见没带钥匙的女儿已在楼道睡着了。抱着女儿,脱亚莉哭了。女儿很懂事,擦着脱亚莉的眼泪说:“妈妈,我知道你忙,我把作业都做完了,我一点都不饿……”
年5月12日下午2时多,发生汶川大地震,庆阳有明显震感。病人纷纷从病房往外跑,脱亚莉则向病房跑,挨个检查病房,检查到一楼监护室的时候,发现一个患儿还在保温箱里。她二话不说,和患儿妈妈裹起孩子,带着氧气袋踉踉跄跄地冲了出去。
看着院子里焦灼的病人,本打算去学校接女儿的脱亚莉决定留下来帮忙。待大家进入病房后,已是晚上7时多。脱亚莉跑到女儿学校时,校门已经关闭。她跑回家,发现孩子蜷缩在饭桌下面。
“当时,我责怪女儿不听话,怎么敢跑回家,女儿哭着说‘其他娃娃都被父母接走了,你不来接我,老师等不住你,就让我回来了。回来你不在,我记得老师说桌子下面安全。’”说到这里,脱亚莉的眼睛湿润了。
脱亚莉女儿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话——“妈妈是一名尽职尽责的护士,是好多生病的陌生人眼中的英雄。每当我晚上醒来发现身边不是妈妈而是爸爸时,我就知道她又去加班了。起初我很伤心,埋怨妈妈不爱我,心中只有病人。爸爸告诉我这是她的职责,很多护士阿姨都是这样的,慢慢地我就习惯了”。
脱亚莉参加户外活动时背同事过河。
第一个报名出征,抗疫前线临危受命
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段难忘的经历,对于脱亚莉更是刻骨铭心。
年1月26日,庚子鼠年大年初二。庆阳市征召援鄂医护人员,作为全市医院的医院率先行动。脱亚莉觉得自己在重症监护室工作多年,业务上比其他人更熟悉,在处理危重病人和其他急难险重工作方面更有经验。她第一个报了名。“你不和家里人商量一下吗?这是个严肃的事情,想好再决定吧。”医院负责人说。“我想好了!”脱亚莉坚定地说。
第二天中午1时许,刚回家的脱亚莉接到院里电话,通知两点钟乘飞机赶往兰州,同甘肃省援鄂医疗队其他队员一同奔赴武汉。时间紧张,脱亚莉来不及收拾,只拿了几件换洗衣服就赶了过去。
与脱亚莉一起出征的还有6位队员,在这些队员里面,脱亚莉是最年长的一个,也是重症监护室护士长,所以她被临时确定为队长。
脱亚莉给病人调试护理设备。
“你把大家都带好,安全地带出去,还要安全地带回来。”
“我一定会把他们平安带回来的。”
这是庆阳市卫健委负责同志和脱亚莉的一段对话。
临危受命,奔赴战场,豪迈和悲壮扑面而来,很多队员和家人在送别时都忍不住哭了。
年1月28日,甘肃援鄂医疗队抵达武汉。“我们到武汉时是下午2点多,偌大的机场只有几个工作人员。街道上门店紧锁,空无一人。大巴车厢内只有凝重的寂静。”脱亚莉回忆着当时的场景,大家都深感责任重于泰山。
即将投入工作的脱亚莉。
到达驻地接受完集体培训,脱亚莉又组织队员反复练习了穿脱防护服。第二天,脱亚莉带着队医院后湖院区。后湖院区是疫情集中暴发地,也是最医院,离华南海鲜市场很近,病人最多,医护人员感染较多。
在后湖院区,脱亚莉和队员整体接管了一个病区。当天,她们负责的病区住了30多名病人。楼道里咳嗽声此起彼伏,病人的情绪极不稳定。
厚重的防护服,加上语言不畅,脱亚莉她们和病人之间似乎有一张厚厚的隔膜。怎么样才能舒缓病人精神压力,抚慰他们的心情呢?脱亚莉反复思索着。“我突然想起飞机上送的祝福卡片,我就想给每一位患者也制作一张卡片,写上一两句话,用心与他们沟通,也许能给予他们一些信心和力量。”脱亚莉回忆着当时的心理活动。
脱亚莉(右一)与同事参加户外拓展活动。
脱亚莉撕下日记本的纸,制作了32张卡片。每张卡片上写着——“病友,您好!您一定要坚持,一定要配合,您一定行,我们会尽力救治您的。甘肃援鄂医疗队”
她把一张张卡片送给病人,一一握住他们的手,握紧拳头,表示加油,并大声说:“我们不会放弃你们的!”那时候,许多病人都哭了。
看着防护服上的名字,很多病人竖起大拇指说:“脱亚莉‘大夫’,你们是来救我们的,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一张小小的卡片,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对病人来说,却成了一剂良药,消减了他们的焦虑、恐惧和悲观,就像给生命中注入了希望。
脱亚莉在援鄂期间给病人写的温馨小纸条。
冒被感染风险,主动请缨救治危重症患者
为了减少感染,后湖院区没有清洁工和护工,脱亚莉她们除了对病人悉心护理外,还要承担院感、护工、清洁等工作。每天穿着成人纸尿裤和防护服工作10多个小时,不能吃饭,不能喝水,也不能上厕所。作为队长,脱亚莉每天下班后还要组织队员培训、负责物资发放,询问队员工作、身体、心理状况,及时整理上报。每天早上6时起床,晚上12时以后睡觉,脸上出现深深的勒痕,还发了疹子。
病毒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的危险无处不在。在整个治疗护理的过程中,脱亚莉她们都是严格按流程来操作,极其小心,但意外还是难以避免。
援鄂期间脱亚莉给病人鼓劲加油。
一次,一个年轻护士给病人接尿后,不小心把接尿的塑料袋弄漏了,尿液流了一地。病人的排泄物里带着大量的病毒。当时在场所有人都吓呆了,那个小护士也吓哭了,一时手足无措。脱亚莉快速过去拿着几瓶消毒液、几大块旧床单,一遍一遍地清理和消毒,花了很长时间,清理完的时候,她的全身已经湿透了。
还有一次,脱亚莉上夜班,一个插着导尿管的截肢患者为了给脱亚莉减负,自己把尿袋里的尿倒到了尿壶里,结果忘了夹好封口的夹子。晚上灯光暗,每个病人都把围帘拉着,没有被及时发现。脱亚莉给他打针的时候踩了两脚尿液,当时尿液已经流到了隔壁床下。
“那时候不能直接用拖布擦,我就用纸擦,一遍又一遍地擦,擦干净了,再去消毒。回到治疗室全身大汗淋漓,头晕恶心。”脱亚莉说,恶心得实在不行,想吐出来,但吐出来就浪费一套防护服,于是她一次次强忍着。
在武汉抗疫中的脱亚莉。
年2月初,医院后湖院区第二病区急需20名护士,而这个病区全是武汉本土医护人员,被感染的医生也最多。队友们一时拿不定主意,脱亚莉再次带头报名。2月7日,医院西院区重症病区紧急抽调30名医护人员支援,这一次,脱亚莉还是第一个报了名,再次主动请缨前去救治危重症患者。
危重症患者,情况更加复杂,感染的风险更高。重症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医护人员要帮助他们吃饭穿衣、擦身翻身,还要端屎接尿。
有一位70多岁老人,除了感染新冠还有肺心病,身体虚弱,吃饭困难,脱亚莉每天坚持喂他吃饭,老人一勺饭要嚼很长时间,她都耐心地等老人嚼完后再喂第二勺。
援鄂期间脱亚莉在护士站为自己和队员加油。
有一位病人气管插管带有创呼吸机,全身水肿,心情烦躁。为防止非计划性拔管给病人造成伤害,医院给病人使用了约束带。脱亚莉只要一闲下来,就过去给病人按摩肢体,为防止病人产生压疮,每2小时她给病人翻一次身。
还有一位病人牙膏用完了。那时候买一支牙膏非常困难。脱亚莉就把自己备用的牙膏、牙刷和一些日用品带给了她。病人感动地说:“脱护士,谢谢你!你送来的不是一点日用品,而是一片爱心,是雪中送炭啊!”
援鄂期间脱亚莉给病人做护理检查。
誓将南丁格尔精神发扬光大
多年来,脱亚莉养成了闲不住的习惯。到武汉后,她不是在这个病房就是在那个病房,给病人收拾卫生,与他们谈心拉家常,询问所需,抚慰心情。大家说她是“最爱待在病房里的护士”。
星光不负赶路人。由于认真细致,敬业勤勉,不计得失,任劳任怨,医院重症救治组专门给脱亚莉她们写了感谢信,赞誉她们是“坚守性、主动性和执行力的楷模”。
援鄂经历,让脱亚莉深受触动。“在武汉的53个日日夜夜,虽然经历着身体上的疲累,但精神上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洗礼,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加坚定、更加坚强。”脱亚莉说。
她看到每次遇到危难险重任务时,冲在最前面的都是同行中的党员,每天默默坚守到最后的,也是同行中的党员。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脱亚莉萌生了强烈的入党愿望,她向甘肃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年2月6日,临时党支部吸纳脱亚莉为中共预备党员。
援鄂期间脱亚莉给新冠肺炎患者做护理。
在武汉期间,脱亚莉参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人,其中重型患者人、危重症患者24人,治愈出院人。“我最骄傲的是,我们实现了全体队员零感染、零投诉,安全生产零事故。我把队员带了出去,又一个个安全地带了回来。”脱亚莉说,这是她感到最心安的地方。
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后,脱亚莉一再说:“这份荣誉应该属于援鄂医疗队这个集体。”捧回南丁格尔奖牌后,她接受媒体采访时反复说:“医院长期培养的结果,这是庆阳红色土地滋养的结果,这份至高的荣誉不属于我一个人,它属于全体援鄂医护人员,它属于每一位白衣战士,更属于我们伟大的祖国!”
援鄂期间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为脱亚莉(右一)等医护人员点赞。
“荣誉属于过去,我依然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医护工作者,救死扶伤是我的天职。”脱亚莉表示,她将把“护佑生命、竭诚奉献、专业精湛、勇气非凡”的南丁格尔精神和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传承并发扬光大,引领医疗护理一线战友,努力为健康庆阳、健康甘肃、健康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王东李峰安志鹏郭雅倩)
庆阳市举行脱亚莉先进事迹报告会。(图片由医院提供)
来源:甘肃日报、新甘肃客户端
编辑:贺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