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气门 >> 气门资源 >> 比疯批温岭人就没输过2023款QJMOT
正月十五刚过,QJMOTOR就紧锣密鼓地在自己的温岭主场召开了春季新品发布会。会上共发布了赛、闪、骁、鸿燃油车系列以及OMO电摩的共7款新品车型。实际上,在公布消息之前,就已经有车友将官方发布的图片进行PS提亮处理,但让人没想到的是QJ还是留了一手……
实话实说,这场发布会并没有太多涉及产品的解读,甚至几款新车都未放出详细配置,但它们又各顶各的抢眼。好在我们在现场的小编是带着“一窥究竟”任务去的,所以还是抓到了不少干货。下面,就带大家近距离了解一下这几款即将面市的新车,看看它们有哪些亮点:
款赛:元
这7款新车之中,款赛、闪和鸿ADV青春版是基于既有车型的年款更新。我们先来看赛。自发布会起,赛除了与生俱来的四缸仿赛光环,还将增加一个新的标签:“首台搭载弯道ABS系统的国产品牌大排量摩托车”。与博世联合研发的弯道ABS系统意味着国产品牌大排量摩托进一步缩小了与国际顶尖品牌的技术差距。从产品本身来看,弯道ABS系统的转变极大地提升了赛的行驶安全性,也使赛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成为一款里程碑式的产品。
从外观上看,我们并不能简单区分23款赛与之前版本的区别,但弯道ABS的升级绝不仅仅只是软件。对于大多数车友来说弯道ABS系统还是个新鲜玩意儿,所以还是要解释一下:这是一套借助摩托车上搭载的六轴IMU(惯性测量单元)也就是用于检测俯仰、横滚与方向三组数据的姿态和加速度传感器来实时监测车辆运行状态(约每分钟次),从而在发现驾驶者进行带有倾角的制动操作时,根据轮速传感器来判断车轮是否开始打滑并对打滑车轮的制动力进行限制,从而避免车辆在弯道中发生摔车的设备。
很显然,用于避免直线前进过程中车辆抱死的成熟双通道ABS系统是弯道ABS的构成基础,新增的六轴IMU(惯性测量单元)也只是了解车辆姿态的新手段,但在哪种倾角姿态下,何时、用多大力度对打滑车轮进行制动干预却是需要一个运算能力更强的处理器以及庞大且复杂的测试数据(数据库)来进行的。也只有在制动控制系统知名品牌BOSCH博世的支持下,款赛才能更进一步成为第一个搭载该系统的国产大排量产仿赛。
款赛较前代提升了0元售价,但仅这套弯道ABS系统所增加的价格应该不止0元才对,所以在性价比其实是有所提升的。当然,这套系统实际效能如何,还有待后续进一步测试与验证。
款闪:未公布售价
款闪发生了三处变化,其一是对后视镜样式进行了修改,新的圆形后视镜看起来更具古典质感。
与此同时,闪对仪表部分也升级成了全新的彩色LCD液晶显示,新的彩色显示界面更加直观清晰易读。比较抱歉的是现场条件有限小编未能拍到闪的新仪表,下图为闪的仪表,二者应为同款。
闪此次最重要的升级在于安全方面加入了TCS牵引力控制系统,如此一来这款入门级V缸巡航车在配置上再无短板。
鸿ADV青春版:元
在QJMOTOR的产品线中,鸿ADV是用来与大阳、三阳同类产品竞争的精品cc跨界踏板车。标准版于年上市,定价为元。而此次发布会带来的鸿ADV青春版则是一款基于标准版在配置上做减法并降低售价门槛的产品。
与标准版相比,鸿ADV青春版取消了开关背光、车联网、胎压监测以及行车记录仪功能,并将标准版的彩色TFT仪表换成了成本较低的单色液晶仪表。
不过,鸿ADV的青春版并不是简单的降配减价,小编发现在官方公布的数据中原本鸿ADV的标准版座高为mm,而刚刚发布的青春版为mm,相信是针对用户关于座高方面的反馈进行了优化处理。
鸿:未公布售价
虽然是相同平台,但鸿并不是我们前面看到的那款同名ADV跨界踏板的简单换壳车型。
同为带有无声启动自动启停的cc四气门发动机,鸿压榨出了比同胞兄弟更高的12.2kW峰值功率,扭矩也从14N.m上升至14.8N.m。当然,这台发动机也同样具备混动加速能力,但是否与之前的8秒加速时长相同还有待官方进一步的信息。
已经在年上市发售的鸿ADV是配置拉满的状态,那么动力更强的鸿自然也不会落于人后。新车不仅搭载全车LED光源、双通道ABS+TCS系统,其他科技配置也是与鸿ADV相同的水平。
在储物容积方面,鸿的座下储物空间处于这个级别的主流水准,小编目测储物仓的前半部分能够容纳大部分没有安装外置蓝牙耳机的3/4头盔和形状不那么独特的小号全盔;后半部显然深度有所减少,但存放一些额外的随身杂物还是能够满足的。
比较可惜的是,大概为了更加流畅的头部造型和降低风阻的关系,鸿的风挡并未设计可调功能。
闪:未公布售价
接下来,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刚刚加入闪系列的入门级单缸巡航车闪。官方没有公布这款车的动力性能数据,当然这对于入门级巡航车来说也不那么重要。更令人在意的是这是一台细节精致、造型流畅的小车。
闪采用巡航车传统的钢管双摇篮式车架,轻盈稳固的特性易于营造轻松愉悦的骑行体验。从发动机外观来看,这台典型的单缸水冷DOHC双顶置凸轮轴四气门发动机的侧面造型与贝纳利幼狮上的那款发动机十分相似,所以功率大概率会同样落在20kW上下。
皮质座垫质感出色线条流畅,前减震采用一副目测37mm叉芯的不可调倒置减震,而后减震则是复古车型运用较多的双侧布局且能够使用绞牙方式进行预载调整。虽说发动机功率不会太大,但闪依然采用皮带式传动结构。双通道ABS已经是目前新车的标配,出于成本考虑可能TCS牵引力控制就欠奉了。
作为入门级,闪的前后轮胎自然是搭配国产的CST正新品牌,轮胎规格为前/80-18、后/90-15,这个宽度的轮组搭配这样一台小车来说已经足够了。
骁:未公布售价
骁是本次发布会中排量最大且热度最高的车款,作为用来摩旅的ADV车款,它的整体轮廓相对硬派,车身侧面使用了大量平直的线条来彰显这个定位。车架采用钢管编织双翼梁结构,kg的整备质量对于一台V型双缸中大排量ADV来说显然是不错的数据。
头灯部分使用上下串联式分体布局,下方的近光LED头灯搭配透镜使铺光更加均匀,而左右两侧的定位灯设计成了形似进气格栅的造型,很好化解了车头的宽度,看起来更显精炼轻巧。
骁最亮眼的地方并不在于外表,而是其搭载的cc排量90度夹角V型双缸水冷发动机,最大功率56.78kW(76.14hp)、峰值扭矩65N.m的动力水平远超目前同排量的国产品牌并列双缸发动机。现场没有机会点火感受这款新发动机的声浪和运行品质,但既然它是90度夹角的V缸形式,想必应该会明显不同于市面上那些并列双缸机种。
配置部分遵循了QJMOTOR直接拉满的一贯作风,7寸TFT液晶仪表带有手机互联和胎温胎压监测显示、20L油箱容积、前后轮全套BREMBO卡钳搭配SUNSTAR大直径浮动双盘。倒置式前减震目测叉芯直径在41mm,带有预载和回弹阻尼调节,后悬挂系统为侧置多连杆结构单减震搭配铝合金摇臂。
眼尖的小伙伴应该能发现那条DID的VII油封链吧?展车的轮组采用了一套铝合金压铸轮毂,轮胎选用了一对规格为前/80R19、后/70R17的玛吉斯MAXXVENTURE,而官方资料显示骁有搭配真空辐条轮毂的版本,相信会那个版本会选择一对更有“野味儿”的轮胎。
别看QJMOTOR为骁设计的座高数据为相对保守的mm,但实际体验上由于车座设计得较为宽大,大部分身高cm以下的驾驶者扶正车辆时都只能做到双脚前脚掌着地。目前QJMOTOR官方发布的资料中并未表明骁是否具备TCS系统以及ABS是否带有可关闭功能,不过小编期待着的不仅是TCS,更希望骁真正上市的那天是以带着目前在赛上首发的那套弯道ABS的状态出现的。
OMO07:未公布售价
前面我们看到的都是传统燃油摩托,这次发布会QJMOTOR还拿出了一款名称上就跳脱出“闪逸骁赛追鸿”汉字系列的OMO07电动中大型踏板。
从外形上我们能看出这款电动踏板是脱胎于QJMOTOR前期发布的鸿平台,从车头到车身都保持了相当高的一致性。不过从侧面看过去,自后摇臂开始,电动车的特征就开始明显了起来。配置方面当然也是继承了鸿的高标准,电动风挡、手把加热等等鸿有的功能它一样也没落下。
OMO07的电机功率高达20kW,96V80AH动力电池能够提供超过公里续航并带有定速巡航和倒车助力功能。怪不得QJMOTOR在发布会上表示:“油车有的它都有,油车没有的它也有”。与汽车行业诸多新势力一样,OMO07也有一颗比传统燃油车型更加智能的“大脑”,通过“钱江智行”APP与手机连接后,OMO07甚至能够通过语音助手SIRI来操作车辆的某些功能。
好了,关于这次QJMOTOR春季发布会的新车咱们就说到这里,你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们最令你心动的是哪款,回头我们争取多做一些实车评测来分享给大家。按惯例,接下来是“别挡我看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