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气门 >> 气门发展 >> 杀虫剂应该怎么用,才能打出最好的效果同时
农药杀虫剂使用方法
虽然农民朋友经常使用杀虫剂,但是对于杀虫剂专业知识却一知半解,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农药杀虫剂使用方法吧。
一、杀虫剂的胃毒、触杀、内吸和熏蒸作用是什么?
杀虫剂以某种途径进入害虫体内作用于害虫的方式一般分为胃毒作用、触杀作用、内吸作用和熏蒸作用四大类:
1、胃毒作用指杀虫剂喷洒在农作物上,或拌在种子或饵料中,当害虫取食时,杀虫剂随食物一起进入害虫消化道,被吸收以后通过血淋巴扩散到神经、肌肉等各种组织中,产生毒杀作用的方式。
2、触杀作用指杀虫剂喷洒到昆虫身上或植物表面或栖息场所,害虫接触杀虫剂后杀虫剂通过害虫表皮或感觉器官,甚至气门进入虫体,即可经过血淋巴循环扩散到神经、肌肉或腺体等靶标,引起害虫中毒死亡的作用方式。
3、内吸作用是指一种杀虫剂能被植物的根、茎、叶等组织吸收,杀死取食汁液害虫的作用方式。
4、熏蒸作用是指有的药剂容易挥发形成气体,通过昆虫气门进入呼吸系统,再扩散到昆虫体内各个作用部位,最终导致害虫中毒死亡的作用方式。
二、内吸作用与内渗作用有什么区别?
药剂的内吸作用,是指不论将药剂施到作物的那一部位上,都能被作物吸收到体内,并随着植株体液的传导而输导到全株各个部位;传导到全株各个部位的药量,足使为害这部位的害虫中毒死亡,而药剂又不妨碍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内吸传导性能的药剂称之为内吸杀虫剂。
药剂的内渗作用是指药剂仅能渗透作物表皮而不能在作物体内传导,着药的部位能杀死害虫,而没有着药的部位则没有作用。
三、什么是杀虫剂的选择毒性?
杀虫剂的选择毒性是指一种药剂对靶标生物与非靶标生物或不同害虫之间的毒性差异。具有明显的选择毒性的药剂称为选择性杀虫剂。
四、杀虫剂的施药方法有哪些?
杀虫剂的施用方法有很多种,有喷雾、喷粉、撤施、拌种、泼浇、浸种、熏蒸等等。根据害虫种类的不同,施药技术不同,地下害虫可以选择拌种、毒饵、毒土等方法。
五、防止和控制害虫产生抗药性的措施有哪些?
当害虫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后,千万不可随意提高用药量,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防止和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1)充分利用综合防治技术,以我国的“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为指导,充分利用农业的、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甚至包括人工的一切有效生态措施来防虫。
(2)在使用农药过程中定期进行农药的交替、轮换使用。
(3)采取混合用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用机制与作用方式不同的药剂混合使用,可以大大降低害虫的抗药性发生速度。
(4)降低药剂用量,减少用药次数,加长用药间隔期。
(5)多用选择性的农药,少用残留期长的农药。
(6)使用增效剂,杀虫剂中所使用的增效剂,可以起到减少药量,增强效果,和延缓抗性的作用。
(7)害虫的敏感期是施药的关键点,因此要选择害虫的敏感期施药。
六、防治害虫最佳时期是什么?
使用农药防治农作物害虫,要达到杀虫效果,除了选准对口药剂、适期用药外,还应特别注意用药时间和部位。
防治害虫时,最好是在3龄以前的幼龄时期施药,这时防效最好,这是因为在低龄时害虫体壁相对较薄、体小、食量小、危害轻、活动范围小、抗药力弱,而高龄幼虫体内脂肪量增多,对有机磷农药有分解作用,脂肪含量越高,所显示的抗药性越强。由此可见,掌握害虫幼龄期及时施药,是提高防效的关键因素。
1、要根据气候特点和害虫的昼夜活动规律,选择在有利的时间施药。
施用农药时间以上午9~10时和下午4时以后为宜。因为上午9时以后,作物叶片上露水已干,又正是日出性害虫活动盛的时候。
在这个时候施药,既不会因为露水冲淡药液影响防治效果,又可使害虫与农药直接接触,增加害虫中毒机会。
下午4时以后,太阳偏西,光照减弱,温度降低,而且正是黄昏时飞翔活动和夜出性害虫即将出动的时候,在这个时间施药,能提前将药剂施于作物上。
待害虫在黄昏和夜间出来活动或取食时使其接触毒液或取食中毒死亡,同时还可避免药液蒸发损失和光解失效。
2、要根据害虫的危害部位,选用不同的药剂和采取不同的施药方法,送药到位。
如对危害根部的害虫,就将药剂灌施于根部或施于播种沟内;对在叶背面取食的害虫就将药液喷在叶片的反面。
防治红铃虫、棉铃虫就把药打到花蕾、青铃上及群尖上;防治螟虫造成枯心苗就撒毒土;防治白穗就喷雾或泼浇。
防治稻飞虱、稻叶蝉就将药液喷施到稻株基部;防治斜纹夜蛾就将药液喷到花蕾及幼荚上。
此外,对棉蚜、红蜘蛛、稻飞虱、稻叶蝉等隐蔽性害虫,根据其刺吸式口器取食方式,可选用内吸性强的杀虫剂吸收后植株传到的其他部位,达到送药到位的目的。
只有因虫施药,送药到位,才能击中要害,实现药到虫除的功效,使药剂发挥出的作用,获得理想的杀虫效果。
还有不同用水量对杀虫剂的效果影响较大,特别是高温干旱季节应加大用水量。提高施药技术,如对症用药、适时喷药、选择高效机具、喷药到位等,尽可能提高杀灭效果。
小结:
1,根据害虫种类选准对应药剂。
2,二次稀释,现配现用,选择高效机具,根据害虫习性选择最佳喷药时间和重点喷施部位。
3,选择最佳防治时间(最好是在3龄以前的幼龄时期施药,这时防效最好。)
4,注意虫卵兼杀。(只注意杀死成虫,忽视虫卵,没有做好当虫卵大量孵化时的应对预防措施。)
5,注意用水量:不同用水量对杀虫剂的效果影响较大,特别是高温干旱季节应加大用水量。
6,轮换交替用药或添加增效剂,尽量延缓害虫的抗药性。
大家在了解过杀虫剂的专业知识后,是不是在以后会合理的使用杀虫剂了,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农药杀虫剂使用方法讲解。如果您还想知道更多的农业知识,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