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门

胎压监测系统行业专题报告国产TPMS芯片

发布时间:2023/2/13 22:09:42   
国内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m.39.net/disease/a_5951583.html

(获取报告请登陆未来智库。)

TPMS国产芯片有望崛起

TPMS政策:年在产乘用车强制安装

政策规定TPMS强制安装。年TPMS政策落地,根据政策规定,年1月1日起,中国市场所有新认证乘用车必须安装TPMS,自年1月1日起,所有在产乘用车开始实施强制安装要求。我国乘用车TPMS的装配主要集中在中高端车型,小微型车装配率不高,未来几年存在较大的渗透空间。根据产业调研的情况,我们预计,年TPMS前装市场渗透率约为40%,政策要求下年TPMS的前装渗透率有望达到%。

TPMS组件:芯片成本占比高

芯片占TPMS成本比例在一半左右。TPMS物料包括电池、各类传感器、气门嘴、MCU、射频模块、天线等组件,各类物料通常被集成为电池和TPMS芯片后销售给TPMS集成商。根据万通智控招股说明书,芯片成本占TPMS成本46%左右。各部分成本占比大概为:芯片46%左右,电池13%左右,气门嘴20%左右,其他组件占比和人工费约为20%左右。

TPMS:国产芯片有望崛起

国产TPMS芯片量产。在汽车电子芯片领域,主流供应商以欧美和日本厂商为主,包括恩智浦、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瑞萨等厂商。目前,汽车电子化和智能化的产业趋势已非常明显,芯片和软件在汽车中占比将逐步提升。在此趋势下,中国车载芯片厂商逐步打破海外垄断,在车载芯片各个环节逐步落地国产片化芯片。在TPMS芯片领域,本土企业琻捷电子、广东合微以及四维图新旗下的杰发科技已具备TPMS芯片量产能力。

TPMS是重要的汽车安全产品

工作原理

TPMS是TirePressureMonitoringSystem(胎压监测系统)的缩写,是一种安装在车辆上、监测轮胎气压并在偏离时报警的系统。

TPMS分类:间接式直接式。TPMS按照产品分类来看,可以分为直接式TPMS和间接式TPMS。间接式TPMS(WheelSpeedBasedTPMS),是通过汽车ABS系统的轮速传感器来比较轮胎之间的转速差异,来达到检测胎压的目的。直接式TPMS(Pressure-SensorBasedTPMS)则是利用安装在每一个轮胎里的压力传感器来直接测量轮胎的气压,并传输有关数据。

直接式TPMS是主流技术路线。胎压监测最早使用间接监测技术,间接式监测主要优点是成本低,但可靠度低,且只能在行驶中监测。伴随全球趋严的行业标准,直接监测逐步取代间接监测,是目前主流技术路线。从产品性能、成本优势及法规政策三大层面,直接式TPMS均要优于间接式TPMS。

直接式TPMS结构与工作原理:整套TPMS由传感器和接收器组成,传感器安装于轮胎,接收器安装于驾驶室内,按功能TPMS又可进一步分三个部分:

1)监测模块:包括MEMS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传感器监测轮胎实时信息,这些信息经模数转换电路转化后传送给MCU。

2)处理计算模块:包括集成了低频和射频通信技术的MCU、RF发射单元。其中MCU处理调制传感器传来的信息,并通过RF发射单元发送给接收器。

3)接收模块:包括天线、MCU和显示器等。接收模块接收信息并通知驾驶员。

功能上,TPMS可以提高行车安全舒适性与燃油经济性。一方面,不正常的胎压会影响汽车制动效果、导致爆胎甚至引发交通事故。另一方面,不正常的胎压会减少轮胎寿命、加剧悬架磨损并增加油耗。TPMS的存在可以辅助车主保持胎压在合理范围内,保障行车安全、降低后期保养费用、提高燃油经济性。

TPMS是安全系统,也是智能驾驶感知端口

传统汽车视角:是继ABS、安全气囊后第三大立法安全产品。TPMS是汽车电子产业中的一个细分领域。汽车电子可分为两大类:1)电控系统:侧重汽车的工具属性,致力于智能驾驶以及自动驾驶的实现,涉及发动机、底盘系统(传动、制动、转向、行驶系)以及车身各部分;2)车载电子:侧重汽车消费属性,致力于营造舒适的驾乘体验。TPMS则兼具工具属性和消费属性,辅助驾驶并提高驾乘体验。根据安装位置看,TPMS可被划入汽车底盘系统下的行驶系。根据功能看,TPMS是继ABS、安全气囊后第三大立法安全产品。

智能网联视角:感知端口。在汽车产业新四化背景下,TPMS不是一个孤立的安全系统,而是智能网联体系中的一个感知端口。目前,在汽车轮胎上的传感器主要分布在两个系统中,包括ABS系统中的转速传感器和TPMS中的压力、温度传感器。轮胎作为行驶系核心组件,未来会更多地融入智能网联体系,其作为传感器的角色有望发挥更多的作用。

TPMS产业链:上游存在国产替代机会

产业链构成:上游芯片供应商掌握定价权

TPMS产业链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环节。上游参与者是各类物料供应商,中游参与者是TPMS集成商以及零部件供应体系,下游则通过OEM和AM市场接触消费者。

上游:芯片存在技术垄断,供应商掌握定价权。TPMS物料包括电池、各类传感器、MCU、射频模块、天线等组件,各类物料通常被集成为电池和TPMS芯片后销售给TPMS集成商,其中芯片占TPMS成本比例在46%左右(根据万通智控招股书测算)。就TPMS芯片而言,传感器、MCU等单一组件供应商众多,但能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全球仅有英飞凌、飞思卡尔、GE等几家。

中游:技术门槛不高但存在市场壁垒。

1)技术门槛不高:中游本质是集成商,采购上游完整的芯片解决方案产品和电池,集成后进入零部件供应体系,最终交付主机厂。国内TPMS供应商较多,以保隆科技、万通智控为代表,市场集中度有待提高。

2)OEM供应体系存在准入门槛:由于新车型推出之前,供应体系内部需要长达一至两年的合作开发,体系内已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海外市场经过长期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国内正在逐渐实现国产替代,本土公司保隆科技等已经进入合资品牌供应体系。

3)利润空间受挤压:上游掌握定价权,下游主机厂议价能力强会进行压价,中游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下游:主机厂具备议价能力。前装市场客户主要是各大主机厂,在下游行业不景气时会有一定的压价现象。后装市场需求来自后期维修、改装,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

TPMS芯片竞争格局:国产芯片有望逐步打破海外垄断

英飞凌、飞思卡尔等海外巨头瓜分全球市场。TPMS芯片的物料包括各类传感器、MCU,能提供MCU和传感器的厂家很多,但能提供TPMS芯片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并不多,主要厂商包括海外电子巨头英飞凌、飞思卡尔、GE以及Melexis;TPMS集成商主要包括:Schrader、太平洋工业以及ZT-TRW,主要向英飞凌、飞思卡尔、GE采购TPMS芯片。

国产芯片落地,对标海外产品参数更优。目前,国内具备TPMS芯片量产能力的公司包括琻捷电子、广东合微以及四维图新旗下的杰发科技等。琻捷电子和杰发科技产品已经通过AEC-Q车规认证。单就温度、压力监测精度而言,国产芯片参数媲美海外大厂芯片。

从AM市场逐步进入OEM市场。1)国产芯片已经进入AM市场,并已拉开降价序幕。根据各公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46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