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门

宋楠红色暴力美学典范之苏俄军用UAZ4

发布时间:2022/9/17 21:55:26   

UAZ-系列0.5/0.75吨级载荷军用轻型越野车,从年代被制造出来用于苏联红军及华沙条约组织框架下的各成员国军队外,还成为北朝鲜、古巴以及越南等国家军队的制式装备。今天,解体的苏联由俄罗斯替代,UAZ-系列军用轻型越野车依旧成为俄军标准的军用装备。

备注:

在苏军时期,除UAZ-基型车外,还发展出软顶、硬顶、指挥版(5门)和运兵版(3门)等不同车身结构的改型车。根据作战需求,再以诸多结构改型车为基础,量产符合相应战术需求的通讯车、突击车、防化车以及电子侦察车等改型装备。

在俄军时期,继续采购UAZ-B型改型车(硬顶、5门、换装2.7电喷发动机)同时,还发展处长轴距运兵版(3门)的硬顶和软顶车型。在中国北汽提供的技术支持下,尝试搭载日本丰田5VZ型V63.4排量发动机及分时四驱系统。

年,新能源情报分析网就UAZ-系列军用轻型越野车的由来撰写过相关稿件;年,对通过CCC认证首次进入中国市场销售的UAZ-B型(猎人)轻型军用越野车技战术状态进行了独家测试;年,对即将通过CCC认证首次进入中国市场销售的UAZ-型轻型军用越野车技战术状态进行了独家测试。

年,新能源情报分析网对即将以符合“国6”排放标准的UAZ-B型(猎人)轻型军用越野车的重度改装版进行了通过性测试。

这台UAZ-B型重度改装版并没有将懂点放在华而不实的外观上,而是针对实用性和功能性进行重点补充。为什么要说补充?要知道,无论是苏俄军现役的UAZ-B型车,还是进入民用市场的商品版,都采用统一的标准配置。即便在最近10年间,俄军装备的加宽轮距、加长轴距的UAZ-防护型的改进,也仅仅仅限于动力、传动以及可靠性方面。软内饰、多通道音响、中控大屏、电调座椅这些人性化的配置完全没有出现在选装列表中。

作为一款量产40余年的纯粹军用化装备,可靠性、适应性和通过性是UAZ-系列研发根本,舒适性则处于“可有可无”的边缘。因此,这台以进口至中国,悬挂“蒙E”牌照的UAZ-B型为基础的重度改装版,在对日常适用的舒适性进行适当的“补充”同时,依旧以提升通过性为前提进行提升。

首先,用与防撞杆一体化的钢制前保险杠,替代了原厂塑料材质的保险杠。同时原装位换装LED光源代日间行车灯的前照灯,及LED前(侧)转向灯。固定在车身梯形车架(左右纵梁前端)的钢制前保险杠的安装,强化了主动保护性能;更高亮度的LED灯具,提升了识别能力及被动安全性。

其次,在顶棚与前风挡玻璃链接端,安装了集储物、音响和扬声器一体化的套件。

白色箭头:左右各1组储物格

红色箭头:标准尺寸的1PIN音响系统

黄色箭头:标准尺寸的5寸扬声器(左右各1组)

UAZ-重度改装版的仪表台采用钢制结构,车速表、油位表、温度表、机油压力表和蓄电池电压表,从左向右依次布置。在下端的控制面板除了灯光、暖风和主副燃油箱切换开关外,额外安装了空调启动与制冷量开关(红色箭头)。

上图为UAZ-重度改装版的动力舱细节特写。

搭载的2.7排量直列四缸汽油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94.1千瓦(转/分)、牛米(转/分)并可以使用93号汽油。用全铝缸体、油底壳和塑料气门室罩盖有助于散热,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UAZ-系发动机容易“开锅”的通病。在纵置的发动机左侧(副驾驶员一侧),安装了1台空调压缩机以及相关附属组件。

红色箭头:通过支架固定在发动机左侧的空调压缩机

蓝色箭头:空调高低压管路

黄色箭头:在散热组件前端增设了1套空调冷凝器

因为发动机纵置,曲轴输出的扭矩通过V型皮带,为转向助力泵、水泵及主风扇提供驱动力。所以空调压缩机的加装位置也要考虑通过V型皮带获取驱动力。最终,空调压缩机被设定在发动机左侧。原本设定的玻璃水补液壶,转移至发动机右侧。

需要提及一点的是,这台进口中国的UAZ-B型车标配的散热器,与俄军现役车型的散热器有些不同(疑似采用中国某供应商提供的型号)。

黄色箭头:可原装位换装不同技术状态的主散热器

红色箭头:在主散热器前端加装的空调系统冷凝器

上图为从UAZ-重度改装版前进气格栅下端拍摄的散热系统细节特写。

红色箭头:主散热器

黄色箭头:前置的空调冷凝器

蓝色箭头:伺服空调冷凝器的副散热风扇

作为原车标准配置,UAZ-重度改装版在主散热器和冷凝器之间,保留了转向助力液散热组件。

UAZ-全系车型的前悬架采用整体桥+纵向摆臂+减震器的半独立架构。摇臂式转向机+“循迹球”式转向结构,使得UAZ-车款改型的操控性偏向于通过性。为了再次提升通过性,UAZ-重度改装版换装大行程的螺旋弹簧并加装转向减震器。

原厂状态的前驱动桥由差速器壳体+左侧转向节端+左侧桥管+右侧桥管+右侧转向节端的5段构成并通过螺栓固定。这种螺栓固定,而非整体铸造的桥管,以民用车标准衡量十分落后。但是作为军用装备,可以进行单独更换并易于维修的设定,是UAZ-系列车型的首要设计需求。

“循迹球”式的转向系统,最大程度满足复杂路况快速通过时的操控需求,并对驾驶员双手给予保护。加装的转向拉杆减震器,提升转向助力系数。

上图为UAZ-重度改装版的散热器下护板细节状态特写。

进口中国的UAZ-B型和俄军装备的车型,全部标配变速器与分动器护板,并且预留了转向机摇臂动作摆动空间。即便不增高车身,也很难因为碰撞而伤及发动机的油底壳,所以就不再对此进行加强。

蓝色箭头:变速器和分动器护板

红色箭头:下摆臂

绿色箭头:关联双下摆臂的前稳定杆

上图为UAZ-重度改装版的前稳定杆固定支座及衬套细节特写。

上图为UAZ-重度改装版的主油箱细节特写。

UAZ-各系列车型全部标配双油箱(2x39升),驾驶员一侧燃油箱为副油箱、副驾驶员一侧燃油箱为主油箱。在驾驶舱的控制面板设有祝福油箱切换开关。主副油箱加满后,首先消耗主油箱,然后通过开关控制的输油泵,从副油箱向主油箱输油并通过电子油泵向发动机供油。

最终,这台UAZ-重度改型版,在换装了后悬架的钢板弹簧、前悬架的减震器和转向减震器、适配/70R16越野轮胎后,整车升高20mm,显著提升整车通过性。

上图为进口至中国市场UAZ-B型商品车通过性测试特写。

在随后的通过性测试中,UAZ-重度改装版几乎几乎可通过售价40万元以上越野车通过的所有路况。而原车标配的2H\4H\4L手动分动器,为UAZ-重度改装版整体表现加分不少。

早期的UAZ-系列车型适配的分动器为“双杆”控制策略。1条操控杆控制2H-4H;1条操控感控制4H-4L。年之后的UAZ-系列车型的分动器进行改进为“单杆”控制策略。自默认状态为2H、向前推进入4H、再向又推并后拉进入N(空挡)、继续向后拉进入4L。其中N挡的设定,便于加装其他功能模块“取力”。

加高车身有利于提高通过性,但是在铺装路面高速行驶则存在转向虚位和中心高带来的不利因素。当然,采用非承载车身架构UAZ-的本身就不是为高速行驶制造,完全为适应年代苏联红军在欧洲平原遂行对北约各国进行快速突击作战的需求。至于这台UAZ-重度改装版的复杂路况的操控性,稍后推出相关视频尽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172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