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气门 >> 气门介绍 >> 轮胎的动平衡四轮定位四轮换位原来是这
双11前夕,一朋友聊起他的爱车,说吃胎严重,用了2-3年,计划这个双11淘4个轮胎来换,聊到买哪个牌子的轮胎“好”,换了之后要做些什么,是不是要打动平衡、四轮定位啥的。
对于动平衡、四轮定位、四轮换位等车轮组件的保养项目,相信很多朋友耳熟能详,但他们具体又是指什么?有什么区别?去了4S或轮胎店,是不是一换轮毂、一换轮胎就得做呢?
作为爱车与地面唯一接触的高速运转部件,车轮组件对于安全行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动平衡
车轮是由轮毂和轮胎两部分组成,在高速运转过程中,因为气门嘴、补胎胶、轮毂的(哪怕是轻微的)变形、轮胎本身等因素,它们各部位的质量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在高速运转的车轮上,哪怕是一丁点,都会使汽车与地面附着力减少,导致一系列的情况发生,无形中危害我们的行车安全。
补胎胶动平衡不好的车,行驶中最直观最常见的感受就是在某一速度段“抖”得厉害或跑偏得厉害。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或者是消除已经存在的这种现象,就要通过专业的仪器设备,模拟车轮在高速运转的动态工况下,采用调整配重块的方式,来校正车轮各边缘部分的平衡。这个校正的过程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动平衡或打动平衡。
换新轮胎或四轮换位后上动平衡机以下几种情况,我们需要考虑打动平衡:
1、更换新轮胎、四轮换位或发生碰撞事故维修后。
2、行驶过程中方向盘过重或飘浮发抖。
3、直行时在不修正方向盘的情况下,爱车往左或往右跑偏。
4、前后轮胎单侧偏磨得厉害。
5、建议新车可在行驶3个月后或第一次保养时,作一次动平衡。
二、四轮定位
爱车在出厂时,它的悬挂、车轮、转向机构、前后轴等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位置以及角度,这些个位置我们可以当它是无磨损下的理想或者正常状态,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各部件以及轮胎的磨损会导致这些固定的位置或角度发生改变,即使微小的改变也会带来很大的行车风险。
四轮定位,就是调整包括前轮前束、前轮外倾、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等四轮参数,确保车辆具有良好的行驶性能。它的调整相对动平衡要复杂些。
以下几种情况,需要我们考虑是否要做四轮定位:
1、四个轮胎磨损不正常,吃胎严重。
2、直线行驶时方向盘不正,向左或向右偏滑。
3、行驶过程中有漂浮现象。
4、发生过碰撞,更换过悬吊、转向系统、支撑杆/连杆等底盘部件时。
三、四轮换位
四轮换位就简单多了,也即前后轮胎的对调,把前轮胎换到后轮、把后轮胎换到前轮,没有一个固定的周期。正常情况下一般在轮胎使用个3-4年或6万公里左右交换一次,一个轮胎一般也就换位一次,再跑跑等到下次再来换位时寿命也就差不多了。
四轮换位后打动平衡通过以上说明,我们可了解,动平衡是调整轮胎的动态平衡,四轮定位是对于悬挂参数的调整,着重结构位置、角度,四轮换位就是前后车轮的对调。
轮胎目视检查行驶过程中常见的发抖、跑偏、吃胎现象,我们可先通过打动平衡来解决,如果还不行,再考虑做四轮定位。当然也不是说一有这些个问题,我们就动不动打动平衡、做四轮定位,轮毂变形、胎压不正、胎面的正常磨损等这些显而易见的因素我们就要先排除掉,否则,费时又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