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气门 >> 气门优势 >> 大师风范王小谟打造空中千里眼
大师档案:
王小谟,男,年11月出生于上海,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雷达专家,我国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致力于雷达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20世纪60年代,他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80年代,他主持开展低空雷达技术攻关,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部中低空兼顾雷达,并在国际雷达装备同台竞技中为国产雷达赢得了世界声誉。
90年代,他作为中方总设计师,对外合作解决预警机装备急需,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基于二维有源相控阵体制的三面阵背负罩新型预警机工程方案,为我国自行研制预警机奠定了坚实基础。国产预警机正式立项后,他主动推荐优秀年轻专家担任总设计师,自己担任总顾问,为我国首型预警机的成功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率先提出开展轻型预警机预先研究,并主持制定了技术方案,为国家决策研制轻型预警机创造了条件。他主持完成了数字阵列雷达预警机地面样机技术攻关,为研制新型预警机奠定了基础。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重大奖项。
追求新与奇的青少年
唱不够那红墙碧瓦的太和殿
道不尽那十里长街卧彩虹
只看那紫藤古槐四合院
便觉的甜丝丝,脆生生
京腔京韵自多情
……
故事要从一曲京韵浓郁的《故乡是北京》开始。
70多年前,在西城区报子街的一个大杂院里居住着王小谟一家。当年王小谟一家因为他父亲曾是爱国将领冯玉祥的参谋,早年追随冯玉祥到北京,不料将军中途蒙难于轮船火海,王小谟一家便没了依靠,只好租住于此。
小时候的王小谟跟“乖孩子”可谓沾不上边,在胡同里打闹、爬树;上课起立时撤女生凳子,看着摔在地上的同学他忍俊不禁;由于不服老师的批评放学后偷偷地拔老师自行车的气门芯……似乎每个淘气男孩干的事他都干过。
王小谟痴迷京剧与报子街的氛围有很大关系。每逢周末,大杂院里喜欢京剧的大人们都要召集一些京剧戏迷和票友来唱戏,王小谟总是在其中看得如痴如醉。其中,伴奏的胡琴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他缠着拉琴的师傅教他,聪明的王小谟很快便学会了。之后,从“替补”开始,他逐渐成了院子里的专职“琴师”。
小时候的王小谟最大的心愿就是有台收音机,因为从收音机里流出来的那韵味十足的京剧实在太让他着迷了,但是,那时候的收音机可是件奢侈品,家里根本负担不起。买不起就自己动手做!自力更生的性格在那时候已经初露端倪。当时有一群爱好无线电的小伙伴,为了买到最便宜的零件,王小谟和他的小伙伴们往往辗转于各个市场“淘宝”。记得那时在学校旁边、宣武门附近有个小市场,出售日本人留下来的旧货,王小谟拿着积攒了几个月的零花钱,买了一块矿石、一根铜丝、一个耳机、一根天线,回家经过一番鼓捣,连起来的东西竟然发声了!现在看来,其实就是个简单的二级管,但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来说却是莫大的鼓舞。稍大一些时,他又组装了三灯机、五灯超外差式收音机等。“就跟现在攒计算机一样。”他说。那时有个父母都是工程师的同学,自己组装了个电视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同学都是王小谟追赶的方向。电子技术的萌芽从此在他心中生了根。
高中时,王小谟在学生组织的京剧团中挑大梁。由于对京剧的痴迷,王小谟差点走上艺术道路。年,已经拉得一手好胡琴的王小谟即将高中毕业,被北方昆曲院相中。只因那次参观科技展览会,王小谟在一个庞然大物前面驻足凝视半晌,有人告诉他,那是雷达,是用来侦查飞机的导航机器。
“它能侦查飞机?那岂不是跟古代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一样?”这一次“亲密接触”,奠定了王小谟一生与雷达的不解之缘。短暂的徘徊之后,王小谟最终还是选择了上大学。他考入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就读。
上了大学后,他对京剧的热爱更是有增无减,不仅参加了京剧团,还当上了“团长”,甚至参加了校模特队、摩托队等,且样样都玩出了彩。他每年组织京剧团在校内外汇演,是大学文艺活动的一大亮点,名声甚至远播至校外。这些活动也让王小谟的组织能力得到展现和提升。一场京剧演出下来,场地、服装、道具、灯光要事先准备好,观众、演员要组织好,化妆、抹脸、包头要自己干,总之方方面面都要统筹兼顾到。由于社会事务多,大学里王小谟的成绩在班上算中等,“我属于没好好上晚自习的。
大二时,因为相位没有讲清楚,我物理口试才得了2分,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挂科了’,但《无线电原理》等一些专业课成绩,我还是拔尖的,毕业设计时,我首次应用最佳相速方法设计雷达八木天线,获得优秀毕业设计的成绩。”他认为,“大学是培养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而那一时期的爱国教育也是我所认同的。”这才有了王小谟一直提到的总设计师能力的锻炼与担任京剧团长有关的话语。
王小谟展示预警机模型善于创新的雷达专家
如果不是当了一名科学家,王小谟也许会和他一些儿时的伙伴一样,成为当今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也许会风光旖旎,但不会像现在这样厚重坚实。
在旧中国留给新中国的遗产中,国防科技工业基本上是一张“白纸”,要建立独立而强大的国防,新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国防科技工业事业。王小谟青年时代适逢新中国初创。在那个有着火一般热情的年代,“为祖国学习”“为国防献身”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坚定的信念,他正是怀着这样的梦想和信念投身国防事业的。
我国古代神话中有千里眼和顺风耳的故事,而雷达就是科学的“千里眼”。早期的雷达只能给出目标的距离和方位两维坐标,如要测量高度,需要两个雷达配合工作,因此测量时间长,测量批数少,占用空间大。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三坐标雷达成为当时国际雷达技术研究的前沿领域,也是各军事强国着力发展的重点。
位于南京的国防部第十研究院第十四研究所,是我国雷达事业的发源地,也是王小谟雷达人生的第一个站点。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十四所就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开始了三坐标雷达的研制。年,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苏联撤走了援助专家,这对中国国防科技界来说无疑是一场强烈的地震。我国的三坐标雷达将何去何从?
年,十四所一位研究室主任找到刚从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毕业报到没多久的王小谟,说:“你负责做三坐标雷达吧。”
“跟谁一起做?”王小谟问。
“就你一个人先做吧。”把厚厚一沓资料放在王小谟桌面上,主任很淡定地说。
单枪匹马,王小谟的三坐标雷达研究之路就这样,从这一沓厚厚的资料开始了。那是苏联专家留下的手稿,也是当时所里仅有的资料。“要吃饭,得先种米。”王小谟这样形容自己最初的研究思路,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他从消化吸收仅有的资料开始,之后又想尽各种办法从各种渠道搜集国外资料,开始了他自己一个人“种米”的心路历程。
年,为了加强国土防御,国家开始正式立项做三坐标雷达这一现代地面防空网的核心装备,并提出口号要赶超世界水平。这时候,王小谟已经不是一个人单兵作战了,从苏联留学回来的张光义加入进来并担任组长,王小谟是副组长,再联合一些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了一个三坐标雷达研究小组。当时中国的电子工业水平并不是很高,集成电路技术也还没被攻克,他们想出一套非常巧妙的办法:一是首次使用晶体管,而且是硅管来制作雷达;二是为项目专门研制了一台计算机;三是使用了速调管放大链,这在当时可以称之为最先进的技术。他们大胆地突破了传统设计的模式,创造性地提出了脉内扫频的方法,大大简化了复杂的雷达高频系统。在一个脉冲持续时间内完成整个仰角空域的扫描,这比当时各国(包括美国)只采用脉间扫描技术有更高的数据率。一年以后,在英国伯明翰召开的国际雷达会上,英国米勒博士才提出同样的脉内扫频方案。
20世纪60年代中期,国际局势剧烈动荡,我国周边形势十分严峻,为了抗御外敌,毛主席提出了三线建设的战略构想,形成中国工业系统的“乾坤大挪移”。
十四所也不例外。年,王小谟与十四所的同事大约八九百人,包括四五百技术人员,还有一部分工人,历经艰辛辗转来到贵州省都匀市的大坪镇,当寥寥几座刚盖好的房子出现在眼前的时候,王小谟他们知道,这里将是未来工作、生活的地方。上级在这里组建了一个新的研究所——电子工业部第38研究所(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研究所)。
王小谟伏案工作那是一段艰难的岁月。王小谟和他的同事们在基地建设还没完成就搬过来了。由于买不起新的设备,他们还带着之前的设备。刚来时这里只有几座房子,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于是,他们边建设、边施工安装、边生产,先生产后生活、先厂房后宿舍……其中的艰辛自不必多言,13年后,我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诞生。
这是我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它承载着我国雷达装备发展史上的众多第一:第一次在雷达中采用集成电路;第一次采用人机工程理念;第一次采用基于统计的试飞方法,解决了C波段射频网络、自相参、双脉冲、动目标显示、函数图传等技术难题;在探测威力、三坐标测量精度和自动化程度等方面都优于当时世界的主流雷达美国TPS43;在开创我国雷达研制新领域的同时,一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更为重要的是,我国雷达在自动获得目标距离和方位信息的同时,第一次可以同时获得目标的高度信息,三坐标雷达家族由此成为我国国土防空网的主干力量,促进实现了防空模式从人工引导向自动化引导的转变,促进实现了从概略引导向精确引导的转变,有力推动了我国防空模式的巨大变革,为保障国家领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年,王小谟作为三坐标雷达项目排名第一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于年,作为全国14名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之一,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在三坐标雷达取得巨大成功之后,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王小谟就已经开始组织低空雷达的技术攻关。由于三坐标雷达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且先进,王小谟便率领团队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上加入新的设计特点,突破了全相参前向波放大链、动目标检测、双波束双曲率天线等多项关键技术,以超常规速度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部中低空兼顾的微波雷达——JY-9。JY-9在国际上被公认为是优秀的低空雷达,不久即以国际价格出口多个国家,同时陆续实现“出口转内销”。它的研制成功,很好地解决了地面雷达的低空补盲问题,参与构建了我国全空域覆盖的地面防空网,同时也为我国雷达赢得了世界声誉。年,这一项目让王小谟再次作为项目排名第一人收获了一枚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奖章。
如果不是与雷达“深情相遇”,王小谟的人生或许会是另一番风景。但对于那次命运的抉择,王小谟至今不后悔。事业与祖国国防相连,他称这是一辈子的荣耀。对于喜欢的京剧,他也一直没有放下,把它当做生活的一部分。他甚至还觉得,唱京剧和造雷达是相通的:“人生关键在于坚持,坚持努力,不管干什么都会有出息。”
唱好研制预警机这台“重头戏”
20世纪80年代末期,年过50的王小谟在推进中国雷达技术迈向国际前列的同时,深刻意识到,中国有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还有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仅仅依靠地面雷达是很难覆盖整个领空的。空军要在信息化条件下捍卫祖国主权,完成国土防空任务,就必须要拥有空军作战的“空中帅府”——预警机。因此他将研究的方向从地面转向空中,迎来了在科技成就上的新高峰。
预警机,又称空中指挥预警机。最早的预警机是把雷达搬上飞机,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今的预警机集情报探测、指挥控制、通信导航、电子对抗、信息传输于一体,是现代空中作战体系的核心,是体现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的标志性装备,是现代战争中必不可少的“空中司令部”。有外国军事专家曾经这样评价:“一个国家如果有较好的预警机,即使战机数量只有对手的一半,也一样可以赢得战争。”
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就启动了空警1号预警机的研制,终因国力和技术基础极度薄弱未能成功。
在北京西山脚下,坐落着一个从事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大型信息系统顶层设计、总体技术研发及系统集成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年,在时任电子工业部部长江泽民同志的规划下,电科院肩负着历史重任在北京成立。年,王小谟调任电科院常务副院长。就是在这里,他带领电科人将浓墨重彩的一笔书写在了祖国的蓝天上。
20世纪80年代,王小谟敏锐地意识到了预警机对我国防空体系的重要性,毅然投身到预警机的预先研究之中,并率领军工电子人逐步突破了预警雷达研制最为关键的“两高一低”技术。随着技术难点一一被攻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到80年代末期,王小谟联合十几位老专家联名上书,主动请缨,自主研制预警机,这一想法一经提出,迎来的却是不绝于耳、长达数年的质疑与争论。虽然遭受质疑,但王小谟始终坚定地站在风浪的最前沿,他认为:唯有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将祖国发展与国家安全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预警机这样重大的信息化武器装备,只能靠中国人自己。
在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后,国家最终决定通过和国外合作进行预警机研制。然而,预警机的引进过程并不顺利。美国人根本就不希望中国人拥有预警机这样的尖端装备,直接拒绝合作。俄罗斯曾答应我方去考察预警机,但到了莫斯科,他们却又变卦了。原空军司令员乔清晨至今仍清晰地记得那天莫斯科机场萧瑟的寒风。
经历了艰辛的谈判,以色列最终同意与我国合作。年,王小谟受命担任圆环预警机工程中方总设计师,并创新性地提出采用大圆盘、背负式、三面有源相控阵新型预警机方案,这是世界首创。同时,他立足自力更生,坚决主张并部署安排了国内同步研制预警机的工程。后来事实证明这一主张的正确性和预见性。
年7月,以色列在美国的重压之下单方面撕毁与我国共同研制预警机的合同。此时得益于之前王小谟坚持自成功的喜悦力更生和自主创新的理念,国内同步研制工作已为预警机国产化准备好了方案和可试飞的科研样机。
对王小谟来说,这次突然变故,正是中国的军工电子人等待已久的一个机会,仅用1年时间,他们就把科研地面样机做好,又过了1年,样机就飞上了天,接下来,常规来说从科研样机到研制成功至少要10年时间,而他们仅仅用了5年。
经过精确的技术方案确定和全面的关键技术攻关,这一国产预警机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的9个第一,突破了余项关键技术,累计获得重大专利近30项。一项项独特的设计思路和集成创新,使我们的国产预警机成为世界上看得最远、功能最多、系统集成最复杂的机载信息化武器装备。美国政府智囊团“詹姆斯敦基金会”发表评论:中国采用相控阵雷达的预警机,比美国的E-3C整整领先一代!
年,王小谟作为主要完成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预警机的研制成功和加入装备序列,标志着预警机装备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不仅提高了军队核心作战能力,也带动了军队信息化装备整体建设水平的提高。值得一提的是,王小谟在对核心技术进行突破的同时,始终坚持构建我国预警机技术的谱系。国内立项轻型预警机、出口型预警机、机载数字阵列预警雷达……在他的带领下,我国预警机家族不断发展壮大,既服务于空军,也服务于海军,既服务于国内,也占领国际市场,既有高端产品,也有高低搭配,实现了国内国外结合、空军海军结合、大中小系列化发展。
“当总设计师的本事也有我大学时当京剧团团长这份经历的功劳”“做一个工程,就像演好一台戏,安排灯光、演员、乐队,就像组织一个几百个人的研发班子,首先你主意要好,要让人家心甘情愿地按照你定的这个目标去做……这些都是相通的。”对于预警机这项需要集全国之力的“国字号工程”,王小谟依然能从中找到与他所喜爱的京剧相通的地方。
由于王小谟的重大贡献,他荣获了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一我国科技界的最高奖项。面对崇高的荣誉,他非常谦逊地说:“我只是一位普通人。国家给我这个奖,是对整个科研团队的肯定,我代表他们领奖。”“我每天也负责接送孙子,我也常为以前忙于工作疏于对儿子指导,致使他没法上大学而感到遗憾……”虽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不管在任何场合,王小谟都力求展现一个真实、自然的自己。
艰苦环境下的乐天派与开拓者
文革期间,王小谟被下放到苏北溧阳,半年后,他从溧阳回到十四所,但又被冠以“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被“打入”机房管理计算机。没想到,这一遭遇,反倒成就了如今在计算机技术领域拥有深厚功底的王小谟。
那是一段很“闲暇”的时间,机房有个空调的冷却池,成了王小谟锻炼的场所。他说,那里既可以游泳,又可以用计算机下棋、唱歌;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娱乐,最重要的是,他可以利用里面的计算机学习编程,把计算机知识研究透彻。两年之后,当王小谟从机房里被“释放”出来的时候,俨然已经成为一名计算机专家。没过多久,他就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了三坐标雷达上,并研制出国内第一台使用计算机技术的三坐标雷达。
王小谟在大三线、38所的经历也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贵州都匀大坪地方偏僻,条件很艰苦,但王小谟一直称自己在38所的那一段时间是幸福的。他在这一艰难时期做出了许多“特别”的举动,也因为这些特别的举动,他得了个“魔鬼”的封号。“魔”是“谟”的谐音,“鬼”则是因为他“鬼点子”特别多。在那“被崇山峻岭阻隔了的舞台”里,他和同事们可以避开文革的争斗,自由地“唱念做打”,尽情地演绎着自己的军工“戏剧人生”。
在那一时期,王小谟跟着众人一起自力更生:自造“干打垒”居住、自己养鸡种地,自制蜂窝煤,自垒节能灶……这时,王小谟成了家。为改善全家生活,他总是想方设法:利用到北京出差的机会扛回一整头猪“板肉”,让全家吃上翱翔的空中预警机一年半载;他甚至自己组装了一台电视机……
技术过硬、头脑灵活的王小谟获得了大家的信任。作为领导,他在带领山沟里科研团队创佳绩的同时,也带领着众人尽自己所能改善着周边的环境:自办子弟学校,一开始由所里的技术人员轮流兼任教师;医院等。
“以人为本、自力更生、按贡献分配”是王小谟担任领导以后一直坚守的原则。在年担任38所所长之后,他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工资、住房一改过去按家庭人口分配的方式,按贡献分配,确保了一线技术人员的利益。
在深感贵州38所因为地处深山,人才流失严重后,王小谟又开始大力推动院所搬迁。当时这一决定得到了国家的批准,但是财政只支持万元,这笔钱对一个拥有一千多人的院所来说,还远远不够。怎么办?王小谟下定决心举全所之力自筹资金万元,而这万元从何而来?他有自己的一番打算。
年5月,德国青年鲁斯特驾驶轻型飞机长驱直入,低空飞行数千公里,突破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苏联地面雷达防空网,成功着陆红场,世界为之震惊。低空雷达防御迅速成为各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1958.html